成为保证学校这台机器顺利运转的一颗坚韧耐磨的“螺丝钉”。

音控师
丁家铭
艺术与设计学院
工作认真负责,不怕辛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平凡岗位做出积极贡献。他是学校文艺活动的保障者。
舞台下的“幕后英雄”
华丽的舞台、绚丽的灯光、精彩的节目、重要的报告……台前的精彩纷呈充斥着新民学堂的每个角落,而对于幕后工作者丁家铭来说,他要面对的是冗杂的传输线、繁多的灯光设备、难以把控的突发事件、无法寻摸的仪器旧损。一场晚会、一场报告的成功背后,对应的是丁家铭的默默支撑和付出。作为灯光师和音控师,分配麦克、调传输线、架运音响,没有什么是一份坚韧解决不了的困难。

丁家铭主要负责在新民学堂报告厅举办活动的幕后工作,包括舞台灯光操作,现场音响话筒调试,主屏幕和侧屏幕的编辑,活动中各环节的衔接等。每场活动都要完成如此冗杂的工作,对于丁家铭来说,每次都要花大量时间准备,不光要动手,更多的还是要动脑,事事都要十分上心。
自2021年9月开始,新民学堂报告厅共举办活动200余场。这两百多场活动,无论早晚,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丁家铭都坚持独自完成幕后工作的编排,用他自己的话说,从早上一直忙碌到深夜的次数早已数不清,但只要能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完成,他好像并不觉得有多辛苦。
精彩活动的保障者
学校的每场活动,丁家铭都非常重视舞台机械、灯光、音响等功能部分的使用,力求演出和报告效果的最佳呈现。有机器,就会有损耗,每场活动前的检查和一个月一两次的大检测是丁家铭必不可少的工作。
假若遇上假期和重大的场合,学术报告厅相关设备的维保、系统完善等整修事宜将更加严格,丁家铭需时刻保持着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状态。也正是这样恪守职责的态度,在面对突发状况、舞台机器故障时,他才能从容不迫地立即排除故障,保证活动的正常运行。
丁家铭不仅是音控师,还是舞台上的灯光师。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灯光调试更是如此。每场活动开始之前,丁家铭必须到场调试设备、检查灯具,保证每一场活动的灯光设备正常运行。
一场活动下来,丁家铭也算是精力透支,甚是疲惫。但每场活动他都尽心尽力,毕竟在他看来,学校的活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只要活动一开始,我就必须全神贯注,生怕哪个光没有跟上,影响了活动的效果。但偶尔也会突发灯光故障,每每碰到这种情况,我觉得经验比专业更重要,我能及时判断事故原因,随着演出的增多,经验会越来越多,工作上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专业敬业,一丝不苟
丁家铭的工作区别于其他教职工的地方就在于时间的不固定,无论是舞台监督还是机械灯光,每一项都需要值守,这样不固定的工作时间也让他在有活动举行时很难按时吃上饭,时常是在工作间隙随便吃一点,就又回到了岗位上。他一丝不苟地专注在自己负责的领域,力求每场活动都能精彩展现最完美的一刻。

丁家铭对工作认真负责,能承受工作中的压力,具有团队精神以及认真、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
有同事回忆,2021年11月的一个周日下午,已经连续工作叁个星期的丁家铭抽空赶回家给一岁的儿子过生日,却在还未吃饭的情况下接到学校品牌传播中心的电话,由于学校的宣传片拍摄要调整灯光和场景,需要丁家铭的配合。得知情况后的他立刻从瀍河的家中赶到学校,跟随摄制组拍摄到晚上11点,完美完成了拍摄任务。
每年的毕业季和寒假放假前,因为临近期末,报告厅各项活动激增,平均一天可以举办两到叁场活动,很多活动都是前一天中午和晚上彩排,第二天一早举办,无论彩排还是正式开幕,丁家铭都要全程参与。因此在这两个月中,丁家铭每个月只回家一到两次,其他时间都住在学校里方便工作,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以贡献者为本。


我们看到的是各项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看不到的是幕后丁家铭的奔波劳碌。如果将每场活动的顺利举行比作一台机器的正常运转,那丁家铭就是保证这台机器顺利运转中的一颗坚韧耐磨的“螺丝钉”。在工作岗位上,他始终追求精益求精;他不为掌声,却承担着一份责任与担当;他未曾光芒万丈,但却是洛科人心里的“幕后英雄”。